。
他的部属在名义上仍然是属于石崇的,石崇没有另外派人来率领这支劲旅,只是加重了几位副帅的权责,各司原职。
虽然他也内升度支部尚书,但是荆州刺史一职仍然兼着,他的部卒则仍然是常驻在荆州。
这数千人是司马子明一手训练起来的,能征惯战,足抵十万雄师,除了司马子明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能统率他什】。
石崇很聪明,他没有委人去统帅,自己挂个名。
荆州的政事由万能去置理,却不管领军。
兵归他养,石崇对这批人很慷慨。
别的州县将领只知道借领军而发财,吃空缺冒领军炯不说,已有的兵卒粮饷发放时都是零零落落,七折八扣。
只有石崇不同,他不但实报实销,往往还自己掏腰包贴犒赏,补充军需。
所以这一支军队不但纪律严明,服装好,战技也精,成为无人能敌的铁师。
附近州县一闹事,朝廷必然是命令荆州的部队前往镇压。
因为这支军队出去不会趁机勒索朝廷,由国库中支出大笔的军费,更不会扰民而趁机抢掠,而且必然能师至乱息,军民共庆。
朝廷为了点缀太平,又想省钱,打的是经济算盘。
石崇也乐然为之,他的部队只要出动一次,就把那个地方给并吞了过来,且留下一彪人马镇压。
名义上是协助整顿,实际上则是吃了过来。
因此,两三年下来,附近的州府几乎全并在荆州的控制下了。
石崇的人员扩充了几倍。
当然,他的实力也扩充了几倍。
别人看了眼红,却是无可奈何。
因为,谁也没有石崇那份财力来与他对抗。
石崇同样的也感到很情愿,因为他明白权与势是不可分的。
石崇手上握有足以举足轻重的军力,连皇帝对他都要刮目相看,这样他才可以放手行事。
他执管度支,弄钱比别人容易,但也是一个最易遭忌的职位,只有基本的武功,才能压制住那些政敌不敢轻易来动他。
当然,光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还是不敢这么嚣张的。重要的还要靠着大将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