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这里是因为冯俊刚给他的一个64G的U盘,里面装着无人机蜂群和战术机械犬的控制程序。宁纪源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将数据传回总部,那里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对冯俊提供的程序进行破译和检测。
建立安全通信网络后,宁纪源开始传输数据。由于使用了军用通信光缆,这不到64G的数据瞬间传送完毕。接下来,宁纪源守在电脑前,心中忐忑地等待基地的检验结果。
画面转到川省某深山,这里人迹罕至,方圆千里内鲜有人烟。群山和密林隔绝了人类社会与这里的联系。在一座大山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庞大的地下军事基地。基地内驻扎着两万多名正规军人,配备有各种装甲车辆和武器装备。
除了这些军人,这里还有近百名穿着实验室白大褂的研究员忙着做各种研究和测试。在一个地下的武器测试场里,你甚至能看到一群士兵正在试验机械外骨骼。不过,和末世里的那些相比,这里的机械外骨骼功能要弱得多。它们通过液压和传动装置,能帮助支撑身体和提供加速跑步的助力,这样就可以大幅减少士兵的体力消耗。但是,它们还没有末日世界里那些机械外骨骼的灵活机动性,也装不了微型火箭发射器、战斗刃、助推器那样的装备,更没有辅助瞄准的系统。
尽管如此,这样的机械外骨骼在现世里已经算是个相当不错的产品了。它能帮助士兵背起超过一百公斤的装备,还能让他们在一天之内携带装备徒步走超过60公里,极大地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和行军能力。
宁济源传来的数据,已经通过国防光缆送到了这个基地。
“邓教授,宁少校的数据传完了,我们要不要马上开始实验?”一个年轻研究员问旁边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稍微年长一些的研究员。
那位被称为邓教授的人走到电脑前,仔细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眼神先是疑惑,然后变成了惊讶:“这种编程方式好像跟智能宠物的操作程序不太一样。我们立刻开始实验。”
冯俊递给宁纪源的这个U盘虽小,却包含了无人机与机械犬的战场智能程序。有了这些程序,无人机和机械犬就能在复杂的丛林和城市中灵活作战。此外,U盘里还有一套总控协议,确保军队使用者拥有最高控制权,并且在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