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原因,就在于杨宣凝极不认可这种民族融和,融和本是大道,但是却只有“汉体胡用”才是正道。
可是,李世民创造的时代,不拘泥胡汉之别,却只导致了汉族文化、技术、经济、政治向胡族辐射,众所周知的日本大化改新,就是全盘吸取唐朝文化,奠定了日本的气数。
至于草原上民族,甚至包括吐蕃,都受到了影响,深刻的影响日后地历史,后来一千多年。从辽、金、蒙古、清等侵汉凄惨岁月,都无一附带着当年唐朝的影响。
得中国之制,得中国之识,所以可篡中原神器。
杨宣凝断不允许所谓的万国来朝遣唐使的大学习运动,当然,有许多东西是可以传播出去地,比如中原地信仰。儒家的一些内容,但是万万不可传播政治和科技技术。
而怎么样在这大转变地时代里,创造属于中国的文明,并且传播隐藏无数暗门的学说和宗教,是一个大功德。大课题。
若能如此,也就是为后世立天心,为天地行造化,身为天地人的人皇功德,就此建立了。也无愧于后世子孙。
想着想着,杨宣凝地心里一阵阵发热。
就在这时,侯希白说着:“公子。长安的这家绿蚁酒楼到了!”
酒楼似乎并非新建,迎门便是两株疏枝相向的老树,虽然还没有发芽,但是也已经显示出不凡的气度,中间一条细石甬道,四周散置着花景。园虽不大,却布置得错落有致,前行几步。发觉有四个楼,入得一个。
“来,再饮一觥!”
才靠近,就听见有人大声说话。
杨宣凝不由望了过去,却见是一群读书人。只是喝酒竟然用大觥,实在让他有点惊讶。虽然他也知道,现在这时的酒,度数本低,和啤酒类似,但是一觥,还是有半斗,一饮而尽地模样,实是有些吓人。
喝完,就有一个狂生敲击着几上巨觥,口中长声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