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便把一个好好的孝子,激成了一种愤懑躁烈的脾气。不过王氏病已难治,他儿子如何发急,兀自没有用处。这平和恼怒多时,也竟无计可施,只有刻苦勤劳,挣了钱钞,奉养这位慈母。王氏虽然瞎了眼睛,却得儿子如此孝顺,心中也就宽慰了不少。常常听得儿子怨天尤人那种不平的说话,兀自恳恳切切地训诫他。平和因此稍知敛迹。每天除了作工养母之外,绝不敢多跑一步路,多说一句话。王氏益发喜悦,便对平和说道:“儿呀,我虽瞎了双眼,有你这样儿子,本来用不着我自己出去赚钱,就没了眼睛,也害不着什么!”平和道:“娘休这般说,儿子孝顺父母,都是应分之事。像娘一生忠厚贞节,还得这等毛病,那是不应分的!儿子要能上天入地,无论如何,必要查明这个原因。弄些仙药,治好娘的眼睛,才肯甘休!”王氏只当他是一句孩子话,也便一笑置之。不道平和一面勤力做工,一面仍是到处访问,可有医治瞽目的法子。
这天因家中柴草已尽,一早入山,砍了些枯枝,背在肩上,慢慢下山回来。行至半山中间,忽见一个道人,相貌清奇,神情飘逸,行动之间,似有一种祥光瑞气,裹住他的身子。平和料他有些来历,慌忙丢下柴,上前唱个肥喏,问道:“仙长何来?”那道人笑道:“我不是仙人,只能替人医治病痛,算个走方的医生罢了!”平和听说,心中一动,忙问:“不知仙师可能医治多年的瞽目?”那道人答道:“百病都治,只除瞎子不医!”平和听了,不觉呸了一声,拾起柴枝,架在肩上要走。
道人笑道:“你这孩子,怎恁般性急!”平和道:“我家只有一个老娘,我娘身体都好,就只双目失明,偏你这道人百症皆治,不医瞎子,分明好像有意和我作对一般,我还和你讲什么来!”道人又笑道:“我虽不医瞎眼,可知还有一个专医瞎眼的先生,我不举荐与你,你却何处去寻!”
平和见说有这等医生,忙又丢下柴,向道人打躬说道:“小子实因出来久了,怕老娘盼望,所以急于回去。方才言语失检,道长休怪!道长出家人慈悲为本,既有这等医生,千乞告诉小子,好去上门请他。果能医好我娘,一则是仙长阴功,二则小子必要重谢仙长呢!”道人点首笑道:“你一个穷人,一天到晚,挣钱养娘,还不得宽裕,怎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