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继续北上。
沿途一路实在是打得太顺了,且谁都知道现在清廷已经被打断了骨头。
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在重庆一战就被打破,多年来明军对待鞑子的恐惧与阴霾也全都一扫而空。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内部充斥着一种只需要他们大军北上,抵达北京城外,鞑子就会狼狈地逃出北京城,然后马不停蹄地往关外跑的错觉。
岳乐就利用了这一点,就在夔东十三家以及老朱沿途一路收纳的十余万明军部队抵达沧州的时候。
满清骑兵突然杀至,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乱军当中明军迅速被打得崩溃,鏖战了不到半个时辰,等到李定国和白文选的援军赶至的时候,明军吃了一个大亏,死伤数万人。
若非李定国和白文选及时赶到,军容还算整齐,逼退了岳乐,恐怕这一战明军伤亡会更大。
十多天后。
山东泰安府寿张境内,老朱的车驾徐徐沿着运河往北进发。
其实在古代社会,走陆路要比走水运快。
虽然漕运可以二十四小时行舟,且平均时速能达到每小时5公里。
有些自然河段依靠水流和风,能达到每小时10多公里,一天能走个七八十公里很正常。
然而漕运却不是你一个人在走,除了官船以外,还有大量商船以及赶路的客船。
结果就是运河堪比古代高速公路,还是双向的单车道,导致河面上常有那种一眼看去全是船只堵塞河道的事情发生。
因此明清时期朝廷要纳赋税的时候,往往就得禁止通行一段时间,否则漕粮一年都不一定到京师。
相比之下如果走陆路,全程用快马赶路的话,从北京到南京,也就几天功夫而已。
但老朱还是选择走漕运路线。
原因在于后勤。
他停留在南方一段时间,可不是休整军队,而是等云南那边把炮弹给他拉来。
重庆一战以及之后的多次战斗当中,明军的炮弹消耗巨大。
特别是重庆一战,除了迫击炮弹以外,速射炮弹和无人直升机上的导弹全都打光了。
没有炮弹,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