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遭受明军、民间起义以及郑成功的部队进攻,根本无力抵抗。
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兵力都被抽调了,北京就剩下几万人。再就是东北和北方边境还有一些戍边部队。
哪怕去找与他们满清关系好的蒙古部落求援,能求得多少援军都是问题。
最重要的是。
即便求得五十万援军。
他们。
真的能击败可以全歼四十万大清精锐的南明余孽吗?
这个问题也如附骨之蛆一般萦绕在每一位满清高层大臣们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
所以满清朝堂这边也迟迟没能拨下援军,更没法给南方提供多大帮助。
他们甚至都不敢再收重税,而是在北方减轻赋税,并且表示只要出一家男丁入伍,则可减免大部分税收。
这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
因为满清立足中原十多年,依旧保持着明朝后期的重税。
虽然因为清剿南明以及维持高达八十多万的军队需要大量开销,导致每年支出不菲。
但根据《清实录》记载,顺治死时,依旧给康熙留下了二百四十万两国库存银以及多达上千万石的粮食储备。
并且这只是储备,也就是国库每年刨除支出后,剩下来的钱存储起来。
在此之前,根据史料记载,顺治十八年全国一年税收田赋、工商、丁口等税收加起来约为两千五百万两白银。
而粮食实物的税收则大概为两千来万石。
去除掉官员俸禄、养军队等一年的开支,每年顺治朝都能剩一点,
所以在此时清廷的国库还没有到完全枯竭的地步。
特别是鳌拜带着四十万人全军覆没后,全国军队少了近一半的军费开销,省下来大笔钱粮。
目前国库里还有白银七八百万两,各地粮仓存储两千多万石粮食。
虽不知道有多少硕鼠贪腐了。
但再征个几十万军队临时打打仗还是能够维持。
因而以赋税换取军队,在短时间内能很快聚拢起一大堆炮灰士兵,也能维持住北方的稳定,防止北方也像江南那样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