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遭殃了?”一个妇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恐惧,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百姓们人心惶惶,对范闲的信任开始动摇。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流言打破了。
他们开始怀疑范闲,开始质疑范闲,甚至开始憎恨范闲。他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疑惑,再到现在的恐惧和愤怒,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顾辞派出的密探,更是添油加醋,将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散布出去。他们如同幽灵一般,穿梭于大街小巷,将精心编造的谎言,悄无声息地植入百姓的心中。
“据说,范大人私下与北齐使者多次会面,还收受了大量的贿赂!”一个密探装扮成商贩,在人群中低声说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极具煽动性,瞬间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我还听说,范大人已经答应北齐,要将南庆的军事机密泄露给他们!”另一个密探装扮成说书人,在茶馆里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范闲的“罪行”。
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完全忘记了故事的真假。
“这范闲,简直就是南庆的千古罪人!”一个密探装扮成乞丐,在街头巷尾大声咒骂着范闲。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愤怒和仇恨,让路过的人们纷纷侧目,心中对范闲的厌恶更深了一层。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抛出,舆论的天平开始向着不利于范闲的方向倾斜。原本只是怀疑的百姓,现在已经开始相信范闲真的背叛了南庆。
他们对范闲的愤怒和仇恨,如同火山喷发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南庆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然而,在这庄严肃穆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闪烁,心思各异。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堂,此刻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早朝之上,御史台的官员率先发难。一位年迈的御史,手持笏板,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高声说道:“臣有本奏!近日都城内外,关于范闲通敌叛国的传言甚嚣尘上,臣以为,此事绝非空穴来风!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