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上疏,确有夸大其词的部分,陛下予以薄惩即可,送之诏狱,加以拷问,令臣下不安也!”
朱载坖对于这点没有任何退让的想法,朱载坖说道:“杨卿,此辈用心之险恶,朕岂不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者,王者之用也,不习兵戈,何以威慑天下?”
杨继盛也针锋相对的说道:“陛下,安天下以武,治天下以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朱载坖当即说道:“杨卿说的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岂可偏颇啊?”大明的皇子教育,过于偏重于经史,对于军事的课程不足,这是朱载坖一直以来都知道了,所以朱载坖在这次皇长孙的教育问题上是不会让步的,杨继盛也是很了解朱载坖性格的,朱载坖决定的事情,是很难改变的。
杨继盛走后,朱载坖随即下达诏令,将内阁辅臣们痛骂一顿,斥责他们不务正业,朝廷这么多大事、政务不去处理,为了这些无知小臣搅扰不安,同时宣布将现在皇长孙的所有讲官全部予以开革,然后另择新的讲官。
这下当即在朝廷引起了更大的舆论了,连部堂大员们也纷纷上疏,请求朱载坖重视皇长孙的教育,但是随后朱载坖就下达诏令,为皇长孙重新确定讲官团队,朱载坖指定了兵部尚书徐渭负责皇长孙的教育,然后选择了总理盐政庞尚鹏、郑王世子朱载堉、莒国公戚继光等人负责皇长孙的教育,对于朱载坖这次所组建的这个讲官班子,官员们当然是有意见的,不光有,而且意见很大。
一般来说,皇子、皇孙的讲官都是由翰林院官员所充任的,但是这次朱载坖为皇长孙所指定的讲官班子,没有翰苑官员,对于官员们上疏,朱载坖直接予以处分,很多衙门突然之间就减少了不少官员,甚至影响到了朝廷的政务,内阁不得不就此事向朱载坖再次上疏,请求宽宥这些官员,否则的话,朝廷都无法正常运转了。
朱载坖回复内阁的奏疏是一行血淋淋的御批:“视空印、郭桓两案何如?”朱笔写的御批猩红刺眼,阁臣们知道,朱载坖可不是说着玩的人,首辅张四维立即赶往西苑,求见朱载坖,而申时行等辅臣们也纷纷行动起来,要求各部院重臣们约束自己的手下,不要在激怒朱载坖的。
张四维最开始请求召见,被朱载坖拒绝了,但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