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两人看向朱榑的眼神里,不禁多了几分怜悯。
朱榑才不管侍卫心里如何嘀咕。
他整了整衣袍,背起双手,哼起不成调的小曲,脚步轻快地朝着宫外走去,直奔他的封国而去!
大殿之内,待朱榑被叉走后,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才“适时”地向朱元璋开口,假意为七弟求情,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这不过是做个姿态,向父皇展示一番兄友弟恭罢了。
他们心知肚明,皇帝金口玉言,覆水难收。
群臣见状,也纷纷装模作样地叩首,附和着请求皇帝开恩,念叨着“七殿下年幼无知”,“一时糊涂被人蛊惑”之类的场面话。
然而,众臣心底深处,巴不得这位“惹祸精”赶紧抵达封地,永远别再回这朝堂之上!
这地方,实在不是他能待的!
今日是初犯,加上年纪尚幼,陛下才未施重惩。
若他日日杵在陛下眼前,动不动就抛出些动摇国本的“惊世高论”……
那下场,只怕会凄惨百倍!
更可怕的是,皇帝必然疑心是某些大臣在背后怂恿操控,届时他们这些池鱼,也难免遭受殃及!
他们嘴上喊着“收回成命”,暗地里却长长舒了口气。
这尊瘟神,算是送走了!
方才朝堂上,七皇子又是鼓吹商贾,又是妄议海禁,可把一众大臣吓得不轻!
得亏是龙子凤孙,若换作寻常臣子,陛下早就拔刀砍人了!
后宫得知消息时,朝会已然散去。
朱榑生母达定妃闻讯,如遭雷击,险些当场晕厥。
原本三年后才去就藩,达定妃毫无心理准备。儿子突然要被撵出京城,远赴千里之外,她这做母亲的,如何承受得了?!
达定妃强忍悲痛,跌跌撞撞跑到马皇后宫中,哭诉哀求。
马皇后听闻亦是大惊失色,立刻赶往朱元璋处质问缘由。
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颇重,加之她身为诸皇子嫡母,过问此事也合乎情理。
朱元璋余怒未消,气呼呼地将朝堂闹剧简述一遍,末了还把火撒在马皇后头上:“都怨你!太过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