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驷也得到了朝廷那里传去的消息,在考虑到了他在青唐一战中的功绩以及身体负伤的实际,枢密院有意调其回京担任一个虚职,待其身人体彻底养好之后再说。
所以,他便决定:即使是秦刚应允了他与秦婉的婚事,这个婚礼决不能草率,一则他要想办法回一趟高邮,要郑重其事地向秦婉目前名义上的父亲——秦福秦老爷当面下聘礼,再则要在京城里办迎娶秦婉的婚礼,以示他对秦家、也是对秦婉最大的尊重。
“这个驷哥!”秦刚摇摇头笑道。
不过他也理解,赵驷毕竟籍贯还在高邮,他要彰显对秦婉的重视,自然是回乡向秦老爷下聘最为妥当,这更是显示他对秦婉的情义。
信中还说了一件事,目前西北童子营已经有了第一批成年孩子出营了,他们中,有人愿意留在营中充实教员,也有人直接选择投奔西军,还有的人则去了工坊成为管事的骨干。不过,虎哥以及另外的五个人却决定要去沧州投奔秦刚。
对此,黄友一是不放心,二是自己也有心来寻秦刚。目前已经安排好了接手管理童子营的人,已经由他带队,出发前往沧州。就在信件发出的时候,途经秦州,便托他在信中提及一下,估计秦刚收到这信后没几天就能到。
而秦刚还没等到黄友他们时,却突然得到了朝廷发来的诏令,要求他立即回京面圣。
因为皇上在此前虽然经收到了他此次秘密出使顺利的基本结果,但是关于其中的诸多细节,是不方便在奏折与诏书里讨论的,自然还是当面交流更为妥当。
只是边境大臣,“无诏不能擅自回京”这是成例,事情再重要,也必须要等到正式的诏令方可成行。
而按照此时大宋官方的出使效率,由于普遍对于海路的不熟,以及加上对于各种意外的担心,一般人出使一趟高丽,往往都会选择最为稳妥的季节,并走最不易出事的航线,所以一来一去,花上个半年多的时间也不足为奇。
所以像秦刚这一趟,其实他自己都已经加上了中间去了一趟流求、以及再去攻打下了倭国九州的时间,但即使把这些时间通通都算上,他还是能在年底之前就完成了所有的使命并赶回了沧州,这样的结果传到皇宫里时,已经是让赵煦感到相当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