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养女百家求’啊!李员外郎养出了好女儿,恰巧这次,我也是代宝文阁待制、知沧州、开国男、朝议大夫秦刚,向李文叔家的千金提亲。这是我代秦家送来的求亲纳彩礼单。”
“开国男?秦刚他,他封爵了?”李格非与刑恕听着都吓了一跳。
“哦,前日圣上刚赐的恩典。”赵令勔觉得自己来作的这个媒非常地省心,什么好话也不必讲,直接将秦刚目前的头衔摆一遍就足够了,而且他还在想,还有什么“赐四品服色,加佩金鱼袋”等等的加衔荣誉也不必说了,他就将目光投到了李格非身上,“所以,大家都是来向员外郎求亲,求的也是同一个好女儿,今天可得要好好地选一选了!”
这番话令李格非一下子陷入了两难。
倒也不是因为秦刚目前的地位,这些东西他之前都是知晓的,就算是刚知道的爵位也无法给他加分。
李格非之所以不想选他做女婿的原因并非在这些方面,而是秦刚的政治立场与行事准则,让他无法放心地将女儿托付出去。
正是因为之前被王仲琓来问了一次,他就想着赶紧悄悄地和赵挺之把这亲家给结了,也就省得再被此事烦扰。哪知道今天就眼看就要做好的事情,却不知怎么就被秦刚这小子知道了。而且托的这个提亲人楚国公,又是一个不好敷衍的人,你即便要拒绝,可也得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坐在李格非身旁的王氏斜眼瞧了瞧刑恕,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心底里却是对此人甚是厌恶:
刑恕在被章惇重用之后,为了给自己的积累资本,便处心积虑地罗织甚至捏造各种元佑党人的所谓罪状,其中就曾诬告了自己的父亲王珪,说他曾谋议拥立雍王,以至于王珪在死后还被夺爵贬官、并累及了几个为官的儿子。
王氏不谙政治,但是心里自然会有一把判断是非好歹的尺子。平时看着赵明诚这孩子感觉还挺不错,可是今天看到前来帮他提亲的姑父,总是觉得心里头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般地不太舒服。
正好此时又有了楚国公代秦刚的提亲,使得她原本已经与李格非统一好的想法,便在此时就有了一点松动。所以她便轻声对丈夫说道:“既然有了两家同时来提亲,两个年轻人又都在这里,官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