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之下,战事依然僵持了足足有一月之久。此时鄜延路军固然是疲惫不堪,但困在定难五州已经数月之久的西夏大军亦是困顿。
加上随着秋风起,西北早晚温差极大,就算是都是西夏人习惯苦寒,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很难忍受了。
西夏高层这会儿亦是有了退意,但却不见宋朝迟迟没有和谈的打算,也是有些着急了。
而就在此时,宋朝那边忽而传来消息:大宋官家驾崩了!
西夏这边顿时大喜。
关于大宋朝堂对于战争的态度,西夏亦是探知得清楚,满朝文武,除了赵顼这个大宋官家,参知政事章惇以及小苏经略相公苏允是最坚定的主战派,其余大臣大多不太赞成打仗。
而参知政事章惇与小苏经略相公苏允的势力并不算很强,关键还在于大宋官家赵顼。
如今大宋官家忽而驾崩,那么参知政事章惇与苏允便独力难支,接下来大宋朝廷应该会很快便来和谈了!
果然,西夏朝堂所预计没有出错,大宋朝堂果然与在宋的西夏使团开始接触,并且发出再次和谈的请求。
西夏朝堂大喜,立即授命西夏使团与宋朝谈判。
而这一次,西夏使团的条件则是变得极为苛刻。
首先是双方地位的问题,西夏提出,宋夏两国的地位必须有所改变,西夏国主要登基称皇,与宋朝可以结为兄弟之国。
其次是岁币问题,岁币要从原来的基础上往上翻两番,时年过节的耗费亦是要翻两番。
另外,宋朝必须不得阻拦大夏的青白盐进入西北售卖。
而关于之前的俘虏,则是要求宋朝无条件释放。
至于领土上的要求,则是按照两国实际占领来进行重新划分国界。
这个要求令得宋朝负责谈判的人很是为难,这个要求被反馈到了高太后那边去了。
高太后赶紧招来文彦博、司马光等人商议。
文彦博对此倒是有些迟疑,认为两国地位上的问题以及领土上的问题不是可以谈判的问题,但是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其余的尽可以谈。
司马光则是坚定得多,他认为,两国问题要维持原状,但是双方有争议的领土,原本便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