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启航,直奔土星而去了?”
“更正一下,老友。”副校长插口,“不是九十多天前。根据这份‘北极星远征’计划总纲的最终时间戳,以及对比的深空观测数据微弱异常,他们的主聚变引擎阵列是在2004年9月15日全面启动的。”
“距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近一百天。”
“一百天……”昂热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像是要品味其间巨大的讽刺,“他们用一百天的时间,跑完了人类最先进航天器需要飞行数年甚至更久的路程,抵达了土星。”
“而我们,直到他们的引擎熄灭,彻底隐藏在土星环的背景辐射和无数冰粒之中,难觅踪迹之后,才通过人家‘遗弃’的数据库,赵青的友情‘馈赠’,拼凑出了这个故事的全貌?”
守夜人啜饮了一口烈酒,辛辣的滋味似乎让他清醒了一些:“最绝妙的欺骗在于,他们甚至欺骗了自己船上绝大多数的人。”
“想想我们过去零碎得到的情报——‘温馨’的赫鲁晓夫楼社区,‘稳定’的封闭社会实验,‘保存人类火种’的生态圈和基因库……完美的表层伪装。连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以为自己只是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北极圈城市里。”
“谁又能想到,自己脚下坚实的‘土地’、基地研究所,实则是一个能以近百分之一光速、甚至更快飞行的超级飞船的甲板?”
调出了尘封的档案,一些模糊的黑白照片和手写体的会议纪要碎片浮现。
那是1919年的巴黎,雨后的街道上,一群穿黑色长风衣的人正从凯旋门方向撤离,照片边角标注着“第一次分离”。
另一篇日记摘录中,抄下了当时“叛徒”们内部的宣言:
“1918年11月11日,西线停火。但混血种的尸体在索姆河底堆积成山,他们的血染红了莱茵河。我们终于明白,针对龙族的战争尚未开始,人类就已在自相残杀中展示了毁灭的本能,秘党坚守的‘守护’是笑话。”
“屠龙?我们只是在延缓结局,而非改变结局。真正的智慧,是为文明保留火种,而非与注定毁灭的旧世界一同殉葬。”
“末日派……”昂热咀嚼着这个词汇,语气复杂,“一战后的那次分裂……贝奥武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