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慌忙拒绝,连道不敢。
李治再三邀请,李勣却拒绝得非常坚定,不行就是不行,君是君,臣是臣,臣子若乘天子御辇,这是乱了纲常礼法。
君臣一番推让,群臣看得暗暗赞许。
胜不骄,败不馁,英公立下旷世之功,做人却仍谦逊明礼识进退,不愧是三朝功勋,人家深得三代帝王器重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钦载在一旁有些尴尬,李勣的态度显然做得滴水不漏,而他,经常出入太极宫,经常与李治没大没小对坐在一起饮酒。
当年从海东归京时,记得李治也邀他一同登御辇,而他没拒绝,给点阳光就灿烂,果真登上了御辇。
也亏得李钦载这些年圣眷不衰,不然仅就乘御辇这个举动,被朝中御史知道了,定参得他欲仙欲死。
李钦载暗暗警醒自己,往后可长点心,蹬鼻子上脸这种事再也不要干了,否则便是给自己和李家族人埋下祸患。
见李勣坚决拒绝登御辇,李治不好再勉强,只好与武后相携登上御辇,李勣和李钦载在御辇左右跟随,君臣回到长安城。
长安延平门。
穿过狭长的城门甬道,刚进到城内,迎面便见无数百姓冒着风雪安静地站在道路两侧,正前方的空地上搭了一座高台,高台上一群穿着铠甲手执长刀铁盾的美貌女子,面朝城门方向跪拜。
见天子和李勣入城,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跪在雪地中,齐声道:“贺迎英公凯旋,大唐万胜,天子万岁!”
李勣急忙驻马,朝左右两侧行礼的百姓抱拳还礼。
老将归京,须发皆白,骑在马上那道佝偻苍老的身躯,仿佛一根为家国燃尽自己的蜡烛,在风雪中摇曳着最后一点光亮。
见到李勣的苍老之态,道路两旁的百姓们不由心中酸楚。
不知是谁带头,在人群中突然高声道:“英公为国征战,鞠躬尽瘁,大唐得英公辅佐,幸哉壮哉!”
李勣再次泪流满面,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好在马上不停地左右抱拳还礼。
队伍再走近几步,随着一阵隆隆的鼓声擂响,高台上的太常寺舞伎已跳起了舞。
与往常的靡靡妖娆舞姿不同的是,今日的太常寺舞伎跳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