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西欧、南欧、东欧、北非一共被高射炮击落8200余架、被战斗机击落6900余架;皇家空军亦损失了1.72万架。他们的成果是投弹261万吨,击落或炸毁德法两军飞机3.5万架。
显而易见,英美战略轰炸损失之巨已经达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更关键的是,德国人和法国人也不是吃干饭的。
在耗尽了库存零部件后,最后一批堪称老骥伏枥的b-1099驶下生产线,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工厂也纷纷开始转产-55战斗机。型摒弃了b603,换装了喷水加力输出功率2100匹马力的213,性能大增。
德国人发现-55的实际表现甚至比“长鼻子多拉”w-190更加优良,于是才投产短短几个月的w-190就准备停产,国营福克公司的不来梅工厂最先转产最新的截击机——w-163“彗星”火箭截击机。
福克-沃尔夫公司对梅塞施密特公司的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改良,改用强劲的103型30㎜机炮,机身拉长、增设水平尾翼、扩大推进剂容量,在显著提升操控性的同时还将滞空时间从8分钟增至10分钟。
除作战飞机的更新换代以外,更加颠覆性的武器——防空导弹也开始进行实战测试。
亨舍尔和西门子公司研发的-117“蝴蝶”防空导弹在靶场上表现差强人意,这种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和主动雷达制导,德国人希望抓紧时间先制造2000枚,消弭盟军航空兵的威胁。
其实法国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很大程度上分担了防空压力。
由于法国人参战前就见证了战略轰炸的威胁,所以大力推动阿斯纳b-10重型战斗机的研发与制造,所以时至今日已经列装超过300架。
法国人可谓创意十足——这种空重6320㎏的双发重型战斗机采用独特的串联布局,两台西斯帕诺-絮扎12b发动机一前一后,单台加力功率2300匹马力,配备八门20㎜机炮,水平极速766㎞/,狂暴无比,在西欧上空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配图】
美国上层已经对最初的战争目标不抱希望,如何最大化合众国利益并且从容抽身成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