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赶来祝寿,当然也是要看看京师的形势。
他们都远远地戍守外地,虽然本身有兵,数目却不算多,不足以造成一股实力,除非他们大家集合起来,才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连络他们的人自然是皇帝。
但皇帝究竟是皇帝,不能倒过头来,委屈求全说好话来拉拢他们,必须委托一个人来代理行之。
这个人就是王浚,官拜上将军,因此,他的寿辰,那些亲王们也不能等闲视之。
王浚今年也想藉机会炫耀一下,他把寿堂设在长安城外的乐游原上。
因为那个地方广阔,可以容得下几万人,这样才能款待得下各地拥来的贺客,以及他们的徒员。
筵上佳肴美酒百珍俱陈是不必说了,单是周围,他以紫丝布为屏篱,依照地形,蔓延四千里之长,隔出一个圈子来。
这个气势就够惊人的了。
紫丝布是用丝夹着线纺织成的布帛,一般富人都用作衣袍,普通人家根本穿不起这类的布料。
一衣之费,为小康五日之家一岁之生计。
但王浚却用来作露天的屏障,一围四十里。
石崇和王浑同时来贺寿的,看了王俊的排场,两个人心中很不自在。
王浑冷哼了一声:“这狗头不过是有了几个臭钱,居然如此摆阔法,这岂不是存心跟咱们过不去?季伦,咱们得跟他较量一下。”
虽然是两个人的口气,但实际上是叫石崇一个人去准备。
王浑自己虽然也有钱,可是比石崇还差得多,但他的权位比石崇高,势力比石崇大,而且是石崇的最大靠山,最有力的支持者。
所以,很多事情是两个人出面,却是石崇出钱,这已经是两人间不成文的约定了,石崇反正有的是钱。
石崇比王浑会动脑筋,敛财的门路多。
有了王浑的撑腰,他可以放开手行事。
两个人合作时,明的财路是王浑吃大份,十成中净拿五成,剩下的那另外五成则归石崇。
表面上看起来是均分的,只不过石崇却要负担下属以及一切经手的人员份例,有时连一两成都捞不到。
石崇会弄钱,最重要的本事是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