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他们愿意承担起侍奉神的责任。
- 群体的立约仪式(24:25 - 28):第三幕是群体的立约仪式。立石为证,这个庄严的仪式确立了立约的可见记号,让这份盟约不再是无形的约定,而是有了具体的象征,成为以色列人共同遵守的神圣契约。
首尾呼应:本章以约瑟骸骨归葬(24:32)作为结尾,巧妙地呼应了《创世记》50:25的记载。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如同一个完美的闭环,将救赎历史完整地串联起来。它让我们看到,从约瑟对未来的盼望,到如今以色列人的信仰传承,神的救赎计划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四、词汇与语法分析
“侍奉”的希伯来语义
“侍奉”在希伯来原文中是?????,这个词意义深远。它既生动地描绘了宗教敬拜中,信徒对神虔诚的姿态(如24:14),又形象地表达了奴隶对主人那种毫无保留、绝对的服从(出21:6)。这一语义暗示着,真正的信仰需要我们全人委身,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神,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行为。
“不能侍奉”的否定词(??? ????????)
在24:19 - 20中,约书亚发出警告:“你们不能侍奉耶和华。”这里的否定词“??? ????????”并非是在否定以色列人的能力,而是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罪性(参耶13:23)。它如同镜子,让以色列人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心的软弱与悖逆,迫使他们严肃地反思自己与神的关系,认识到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真正侍奉神,唯有依靠神的恩典与救赎。
五、神学与伦理意义
神的信实与人的责任
在这一章中,神以“我”为主语,展开了一段充满荣耀与慈爱的历史叙事(24:3 - 13)。这清晰地彰显了神的主权恩典,神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出于他对以色列人的爱与怜悯。而以色列人则以“我们”回应(24:16 - 18),这种回应体现了盟约的双向性。神主动施恩,以色列人则有责任以忠诚和侍奉来回应神的爱,这是一种神圣的契约关系,双方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
信仰的排他性
“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