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半大的羔羊,总共要三万八。我刚才顺路去看了咱的谷子和黍子,黍子已经黄透了,能割了,谷子还得再等几天。”
“黍子都能收了?”莫天扬有些惊讶于这速度。
“咱这儿昼夜温差大,庄稼熟得比别处早。这也就是今年有水使劲浇,不然啊,熟得更早,怕是早就干巴了。”胡标解释道。
莫天扬闻言,不禁轻叹一声:“这都八月了?”
“可不嘛,学生们都开学了。”胡标点头。
莫天扬恍然,摇摇头:“怪不得这段时间村里看不见那些跑来跑去的小家伙了。”
“现在村里没学校了,娃娃们都在外面念书。不少当爹妈的都得跟着去照顾,开学前就得提前去租好的房子里收拾安顿。”
莫天扬深吸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是啊,村里连学校都没了。那么小的孩子就得离家常住,是真不容易。”
“没办法,村里太穷了。”胡标的声音也低沉下来,“以前乡里也派过老师来,可谁都待不住,没人愿意留下来。到最后,乡里也只能把学校撤了。孩子一到年纪,就得出去,不是住校,就是家里派人去租房子陪读。”
“标叔,王玉虎和武银城家的孩子,也不小了吧?”莫天扬问道。
“都不小了,差不多都该上初中了。他俩现在不是都在你这儿干活嘛,孩子也都转回县里学校住校了。”
莫天扬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标叔,您帮我统计一下,所有在我这儿干活的人里头,谁家有孩子在外面上学的。人家回来帮我,孩子却在外头住校,我心里过意不去。这样,小学的孩子,我一个月补助一百,初中二百,高中三百。”
胡标一听,急忙摆手:“天扬,你赚钱也不容易!能让我们来这儿上班,给的工钱比沛川都高,我们已经很知足了。这再给孩子们补助,你自己还能落下几个?你这建院子,可没少借钱呢!”
莫天扬微微叹息,语气却很是坚定:“都是一个村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现在孩子们好了,将来有出息了,或许还能回来帮帮村子。我现在用钱的地方也不多,就这么定了吧。”
胡标看着他认真的神情,重重地点点头:“成!我待会儿就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