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韶道:“这正是我要说的,据闻,他们已经前往堺港,要从堺港出发回去,我们可要追上他们,与之同行?”
潘筠略一思索后点头:“好,我们的船航行回去,也需要大军相护。”
二十万两白银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王璁开始安排人有序的往温泉津町港的船上运银砖。
为此,他花钱买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将白银藏于其下,一箱箱的往船上送。
其他各方势力见状,纷纷加快采矿速度,争取让王璁和朝廷的几条炼银生产线都不停止。
毕竟,他们采的矿石越多,最后分到的钱也就越多。
等到最后算账时,薛韶的账上就不止二十万两了,按照一开始约定的,把银子分给送来矿石的各方之后,余下的,薛韶记在公账上,让匡平和王璁用作矿上的花销。
王璁也分了不少,他一块不留,直接分给了宋大林等人。
然后去找了匡平,笑道:“我小师叔和朝廷的约定已经达成,这第一船的白银全部运回去交给朝廷,接下来,我们便各炼各的,互不相干。”
匡平一肃,知道接下来,他们得全部靠自己了。
宋大林分到了四十八两银子,其中二十四两是工钱,他每个月工钱是六两,但另有一两的高热补贴和一两的思乡补贴,所以每月到手八两。
他们来这干了三个月,发了三个月的工钱,余下的二十四两则是王璁给他们的奖励。
用王璁的话说是:“我们只有这么点人,炉子是新建的,一切都是新的,大家能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在三个月内完成朝廷的任务,当嘉奖!”
“之后,我们再炼银便是为自己而炼,从今以后,你们基本的工钱不变,增加分红,分红便根据每季炼银的总额和个人的贡献来算。”
他大声道:“我知道,诸位跟随我小师叔跨越山海到异国他乡,就是为了赚钱,为了把日子过好!我既从小师叔手上接过你们,便秉承她许下的诺言,与大家共患难,共富贵!”
宋大林等人捂着怀中冰凉的银子,心口却热腾腾的,攥着拳头大声应和:“共患难!共富贵!”
相距这里一个山头的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