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去窜到那批言官,在金銮殿上告贾琅的黑状。
看这小子到时候怎么辩解!
.....
第二天清晨,皇宫门前,各个朝廷命官聚集,言官群体空前热闹,每个人眼神中都带着兴奋,沉寂了这么久,他们可算是找到话语权了。
忠勇伯贾琅纵容手下肆意打压百姓,敲诈商贾银两,若不能将他参的夺爵罢官,都对不起昨日其他勋贵家送的银子。
其中平原侯府送的银子最多,让言官们笑的合不拢嘴。
郑超乃是七品兰台寺大夫,最近有些贫苦,都快连饭吃不上,昨日北静王府二世子水淼忽然找上他,要求今日在朝堂上参贾琅一本。
连折子都帮他写好了,并且约定,事成之后,北静王府会送到五千两白银。
身为兰台寺言官,对于这种分内之事郑超自然乐意,况且还有银子拿。
于是欣然接下了这个事儿,今早上来到皇宫门口,与同僚一交流,发现各家都给他们送了银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参忠勇伯贾琅一本。
众人不禁感慨,忠勇伯年纪轻轻,还真是敢想敢干,在宁荣街打砸各勋贵府家丁引来众怒,看样子这次朝会,他在劫难逃。
这让郑超有些兴奋,他也不怕得罪贾琅,身后还有一大批同僚与他一同行动。
随着贾琅的轿子到来,顿时引发全场目光,兵部尚书李泓郎捂脸不想与贾琅见面,这个时候与贾琅站在一起,实属不明智。
站在皇宫门前,贾琅看了眼不断偷看他的言官便知,今日朝会不简单,应该是冲着他来的。
不过贾琅无惧,昨日己试探过隆武帝态度,丝毫不慌。
走了几步,便被理国公府柳芳拦了下来,“忠勇伯昨日做的有些过分,若是缺银子,你首接去府上拿就行,为何还要打劫那些商贾?”
贾琅嘿嘿一笑,道:“打劫?那明明是他们自愿的,我可是没有强迫,再说,我好像没有将银子要到理国公府门口吧?”
柳芳倒也识趣,没有与贾琅争论,淡定的说道:“冲你我两家的交情,送你两万两又如何?待我回府上便整理下库房,银子最迟在傍晚送到。”
柳芳竟主动送银子,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