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一个激灵,猛地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衫,走到前排,前面站着房玄龄和杜如晦。</p>
“微臣见过陛下,方才在后面,臣并未听清在议论什么,请陛下恕罪!”</p>
李二目光透过冕旒狠狠瞪了王远一眼。</p>
杜如晦说道:“灞县子,今年多地干旱,你是知道的,如今灾民已经成了流民,向着那些没有受灾的城镇聚集,长安城外也是越聚越多,长安、万年两县已经在城外施粥,粮价又有升高的趋势。”</p>
“有人提出继续筹粮,圣上提出一个新的办法,曰以工代赈。灞远县有收留乞丐的经历,所以老夫建议由你来出出主意。”</p>
王远看了李二一眼,李二老脸一红,有种剽窃被抓住的感觉。</p>
“陛下果然圣明,若是继续筹粮必然引起粮价浮动,百姓恐慌,也会大量囤粮,粮价越发的上涨,朝廷也就不得不买高价粮来赈济灾民。”</p>
“用高价粮养着那些什么都不做的灾民,属实是有些浪费,不如让他们做工,让他们凭劳动获取食物,一举两得。圣人不愧为圣人,微臣万分敬仰!”</p>
众臣面面相觑,只得同声高呼:“陛下圣明!”</p>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了朝堂之上,李二乐的恨不得高声大笑!</p>
李二大手一挥:“流民之事众卿就不必再言,朕自有安排。朕主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p>
“嘭!”</p>
忽然,李二一拍龙案,众大臣吓的一哆嗦。</p>
“上次粮食涨价,朕就觉得蹊跷,暗中派人调查,谁知没几天木炭又翻倍地涨价。哼!朕已经调查清楚,一些人哄抬物价,大肆敛财,不顾百姓死活,民间怨声载道,你们说该如何处之?”</p>
魏征起身出列,行礼说道:“陛下,若证据确凿,堪称大逆,当磔之,以平民愤!”</p>
下面有的大臣已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