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耳根子软吗?”
周太后可能是真的来了气。
对怀恩这样宫里的老人,改而以强硬的口吻对待,就差直接痛骂教训了。
怀恩道:“奴婢明白了。有太皇太后在,多少能放心些。”
“你的心思就是多。”
周太后斥道,“这朝廷好与坏,那是大臣应该担心的事,你一个给皇室做事的奴仆去操那心思作甚?难怪你这次回来,总是让人觉得膈应,很难让人亲近……不是说,总拿着大义在皇帝面前讲道理的人就一定会得到器重。
“历朝历代的君王,才不管什么亲疏远近,只要你能力强,那你就是亲的。你能力弱,或是总拿大义来说事,能没隔阂吗?
“你怀安就是读书读多了,读傻了,总跟那些文臣一样,在意什么规矩,在乎体统,却忘了最基本的,那就是谁能给朝廷做事!哀家真觉得你是有本事的人,只是没把力气用对地方,所以老是适得其反。”
怀恩听到这话,心里非常憋屈。
总感觉老太太是借助这次的事,把当初她儿子没说出口的痛骂之言,一并说出来教训他。
你怀恩不就是仗着有几分能耐,能给皇帝分忧,慢慢就开始托大,并以此来要挟皇帝非听你的话不可?
我儿子当皇帝时,前期倒还没什么,到后来你这招就不管用了。
咋的,到我孙子身上,你就觉得受了委屈,非得让他按照你设定的路线走?
我儿子当皇帝时,身边有李孜省、梁芳等人,能把你赶走一次。
到我孙子,有他岳父在,照样能把你投闲置散。
至于你的病,不过是个由头而已,让双方看起来有台阶下。
……
……
怀恩在周太后这里,可说是碰了一鼻子灰。
但他并没有气馁。
随后便去张家,找到张延龄,主动把有关皇帝任命他主导阅兵之事,原原本本跟张延龄说了。
怀恩摆出了低姿态,意思这是他在朝做的最后一件事,希望能办得漂亮一些。
张延龄坐在那儿,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问道:“怀公公,就本心而言,您觉得这次的演兵,有其必要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