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腔终端是一个弯弯的螫针,色暗,尖利。针尖不远处有一细小的孔,用放大镜方能隐约瞥见,毒汁从这细孔流出,渗进被尖头刺破的对方伤口。螫针既硬又尖,我用指头捏住螫针,让它扎一张硬纸片,它就像缝衣针扎衣服似的容易。螫针弯曲度很大,当尾巴平放伸直时,针尖是冲下的。要使用这件兵器时,蝎子就必须把它抬起来,反转过来,从下往上刺出去。这其实是它一成不变的攻击术。蝎尾反卷在背部,突然伸直,攻击被钳子夹住的对手。另外,蝎子平时几乎总是这种姿态,无论是在走动还是在歇息,尾巴都卷贴在背上。尾巴平拖在地上的情况十分罕见。
蝎钳从口中伸出,宛如螫针的大钳子,既是战斗的武器,又是获取信息的器官。蝎子往前爬时,便将钳子前伸,钳上的双指张开着,以了解和对付所遇到的东西。如果必须刺杀对手的话,双钳便先镇住对方,让对方吓得动弹不了,然后螫针从背部伸出来攻击。最后,如果需要长时间地撕咬猎物的话,那对钳子便当作手来使用,把猎物抓送到嘴里。它们从未被当作行走、固定或挖掘的工具使用过。双钳等于是起着真正的爪子的作用。它们好像是被突然截断的指头,指尖生出几只可以活动的弯爪尖,其对面还竖着一根细而短的爪尖尖,几乎可以起到拇指的作用。那张小脸上长着一圈粗糙的睫毛。身体各部件组合而成一个绝妙的攀缘器,这就充分说明蝎子为什么能够在我的钟形罩网纱上爬来爬去,能够久久地仰着身子长时间地停在罩顶上,能够拖着沉重而笨拙的身子沿着垂直的罩壁攀上爬下。
蝎子身下,紧随爪子之后的是像梳子似的东西,那是奇特的器官,是蝎子独有的采邑。梳子的名称源自其结构。它们是一长排的小薄片,相互紧密地排列着,犹如我们日常所用的梳子的排齿。解剖学者们怀疑它们是一部齿轮机,旨在雌雄交尾时双方紧连在一起。为了仔细观察它们亲热时的习俗,我把提到的朗格多克蝎关在有玻璃壁板的大笼子里,并放进一些大陶片块,让它们作为藏身之用。它们一共是十二对。
四月里,当燕子飞来,布谷鸟初鸣时,我的那些此前一直平静地生活着的蝎子掀起了一场革命。在我的花园露天地安置的昆虫小镇子里,不少的蝎子跑出去做夜间朝圣了,而且一去不复返。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