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奶奶做饭。”
罗老太太笑得假牙都快掉了:“好好,太奶就等着康康长大了,给太奶做好吃的。”
王衍在一旁看着,突然感觉儿子长大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康康的学习也渐渐好了起来。
在学校没有再捣乱,还当上了班干部,
说话办事,越来越像个小大人。
王启明跟郝春霞偶尔会被王衍接过来住上一两个月。
来看看老太太,亲亲大孙子。
王衍觉得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想接到滨海在身边照顾。
现在王衍就算自己没有时间,家里也有请人,再也没有从前的那种分身乏术。
要时时刻刻担心爸妈的生活了。
可他们两个在城里待不住,住上一阵子就说要回去。
滨海的房子再大,都不如靠山村的小家待的舒服。
因为这件事,奶奶都特意劝过王衍,人年纪大了,就想要回到故土。
她是忘了老家在哪,爷爷跟女儿也埋在滨海,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彻底回不去。
要不然,她也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
王衍只能尊重爸妈的选择,无非是多回去几趟,现在出行也方便。
为了让爸妈过的好,也为了报答二伯他们的恩情,王衍出资千万,给村里修了路,盖了集体房。
玉兵大哥的小印刷厂干了十年,效益不好也就没做了。
王衍便在镇里投资建了板材加工厂,由玉兵大哥管理。
村里有些叔叔大爷家的孩子找工作难,都可以进厂去工作。
有些愿意干建筑行业,踏实肯干的年轻人,王衍也优先聘用他们进公司,给的福利待遇都特别不错。
还以靠山村的名义捐赠重建了镇里的敬老院,以后靠山村里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都可以免费去住。
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过年还能
领到海航集团发的福袋,里面有米面油以及红包。
当地的新闻报纸,刊登了王衍的事迹。
山村出凤凰,寒门出贵子。
王衍成了靠山村里走出的孩子里最出息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