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空壳壳了。但是,迷宫蛛与圆网蛛有所不同,它把猎物吸干榨尽之后,就把它撇在蛛网上,弃之而去,而不是再去把它的肉也吃个精光。饭吃得很长,但并无危险,因为在下第一口时,毒液已经要了猎物的命了。
迷宫蛛的网虽说是像一件艺术品,但其结构却没有圆网蛛所编织的网那么对称。它只不过是个没有形状、无一定之规的捕猎器,编织时不讲究章法,比较随意。不过,话虽这么说,它毕竟还是有其审美原则的,它的那个安着漂亮网纱的“火山口”就是一个证明,通常被视作母亲的杰作的卵袋将向我们作出充分的展示。
产卵期临近时,迷宫蛛就要另换住处。它丢弃了它那不很结实的网,不再回去。它需要一个更好更合适的房屋。它的新房建在何处了?我花了好几个早晨,在小树丛中左寻右觅,四下探查,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后来,我终有所悟,便在原先的那张网周围几步远的范围内仔细搜索,在一片茂密的低矮植物丛中发现了它的隐蔽的产卵窝巢。这种窝巢只是用枯树叶和丝线混合而成的一种袋子。这种并不雅致的袋子里,或者说套子里,有一个装着卵的细布袋。整个卵袋显得破破烂烂,因为从荆棘丛中取出来,难免被撕扯得厉害。不过,也不能光凭外表就下断语,认为它一无是处。难道纺织方面的行家里手迷宫蛛在编织婴儿的帐篷时就不知道讲究美观雅致吗?我想,这一定是荆棘丛的恶劣环境造成的。如果把它放在不受束缚的环境之中,它是会表现出自己的高超技艺来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便进行了实验。
八月中旬,产卵期将至,我把十二只迷宫蛛分别放在装有沙土的罐子里,上面用金属网罩好。纱罩中央插了一根百里香小枝杈,供它们编织卵袋时作支撑物,当然四周的纱网也同样可以作为支撑物的。罐内没再放其他任何的东西,连一片枯树叶也没有,让母亲只能在我所设的支撑物上做卵袋外套。我每天提供一些肉质鲜嫩、个头儿不大的蝗虫,让它们尽情享用。
八月末,我终于获得了十只卵袋,形状优美,色泽雪白光鲜,简直是工整雅致的艺术品。这是一种用精致的白色细纹布编织成的半透明的袋子,迷宫蛛母亲将长期居住于此,监护其卵。卵袋约有一只鸡蛋那么大。小房间两头敞开;前面的洞口延伸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