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否真的被蜇死了呢?没有,根本没有。我可以让这只表面上看似已死的蜗牛活过来。我把这位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下的病人隔离开来,给它洗了个澡,尽管这对于取得实验的成功并非绝对必要。
两天过后,这只被萤火虫施以麻醉术的蜗牛终于复活了,它又能动弹了,又有了感觉了。我用针尖刺它,它有反应,它开始蠕动,爬行,伸出触角,仿佛什么危险都没有发生过,像个没事人似的。那种昏昏沉沉、如死一般的全麻状态已经消失,它苏醒过来了。
对于蜗牛这样的一个与世无争、平和温顺的对手,萤火虫有何必要先要对之施以麻醉术呢?这使我想起了另一种昆虫,名叫德里尔虫,生活在阿尔及利亚。这种昆虫虽说不会发光,但其身体结构,尤其是在习性方面,与我国的萤火虫却颇为相似。德里尔虫以陆生软体动物为食,它所捕食的是一种圆口类的动物。这种动物有着美丽雅致的陀螺形外壳。一块结实的肌肉把一个石质封盖固定在这种圆口类动物身上。这个石质封盖把甲壳闭合得严严实实。这个封盖是个活动的门。居于甲壳内的隐居者只需缩回身子,封盖便立即盖上。当隐居者想要外出时,此门也很容易打开。德里尔虫被黏附器(我们下面将会看到萤火虫也具有这种同等器具)固定在蜗牛的甲壳表面,耐心地等待着、窥伺着,等着甲壳里面的蜗牛憋不住,露出身子,便立刻冲到门边,把门挡住,关闭不上,自己则进入门内,占领了这个城堡。我并没有经常见到这种德里尔虫,但我认为,它的进攻策略与我们的萤火虫颇为相似。它钻进甲壳内,身子扭动几下,里面的隐居者也就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谈谈我们的萤火虫吧。如果蜗牛在地上爬行,甚至就龟缩在壳里,萤火虫袭击它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蜗牛的壳没有封盖,而且,蜗牛身体的前部暴露在壳外,因此它无法自卫,很容易被伤害。即使蜗牛待在高处,紧贴在一棵禾本植物的茎秆上,或者紧贴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袭击者无从下手,但是,只要是这个外界的封盖稍有缝隙,它仍然难逃厄运。
萤火虫施以麻醉术时,总是非常小心、轻手轻脚地对待它的猎物,不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免得它挣扎、乱动,从高处掉到地上。如果猎物掉到地上,萤火虫也就不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