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递上来!”
排在第一位的仁兄听令,奋力将手中筐子一抡,倒转三周,呼的就飞了出去,那人将脚尖一挑,恰恰掂到了筐底,轻巧的落在手前,问到:“要十五寸还是十七寸?蓝的还是粉的?”
下面那个想了想:“蓝的吧,去年我那个是粉的了。还有,十五寸,十七寸我那桌子不大好放。”
只听一声答应,那人四处看了看,然后一伸手,从头上摘下了一个外形超薄,带着液晶显示屏的手提电脑,新鲜,油亮,USB接口上还带着绿叶子。
中午十一点,所有“桃子”都告分罄,大家心满意足拎上一年一度的福利品,先是大力鼓掌,对犹自跨在树上检视枝叶的山狗表示感谢。然后三三两两,转身直奔科研中心大楼。
这一天之于撒哈拉之眼,好比元宵节之于中国。好吃好喝的日子已经到头啦,大家该干什么赶紧干什么去吧。但是分桃子这个传统,则仅仅起源于五年前的春天。
话说撒哈拉之眼,向来是没有桃子的,直到有人将这两棵树自西域挪来。或者它们在沙漠里待久了,生趣萧索,也或者哪条根须进了水,突然之间,它们不再愿意结桃子,而是突发奇想,一举改成了结手提电脑。
桃树们苦出身,没机会上计算机知识普及课,基础薄弱,导致一开始结出来的电脑,款式质量都不敢恭维。速度慢不说,内存又小,没事就死机。那些勇于尝试野生电脑的人,因此被耽误了不少工作进程。第二年,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主要来自埋在树下的好多本电脑图文书),呕心沥血,奋发图强,居然成功鼓捣出了纯平显示器与奔腾三结合的改良品,再承蒙大家及时施肥浇水,勤于埋书之功,超薄液晶显示屏结合更先进功能的成果终于在万众瞩目下粉墨登场。第四年,为了鼓励桃树在巨大的成就面前克服骄傲思想,再接再厉,冬天的时候,撒哈拉之眼全体居民在温控中心前的空地上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一时群体狂热下,居然把当时科研中心所有电脑都埋到树根下去当肥料了。
这样一来,大部分科研人员无电脑可用,手头工作只好都停下来。长夜漫漫,无心睡眠,